改革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
李克敏:紧抓机遇 开创天津体育产业千帆竞发新局面
嘉宾简介
李克敏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
体育局长的战术板(17)专访|李克敏:紧抓机遇 开创天津体育产业千帆竞发新局面
面对新机遇,天津体育行业各级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以下几个方面是天津体育工作的重点。
由于第13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天津举办,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的历史性窗口期,开展“全运惠民工程”和健康天津建设。
李克敏:四大措施落实“大健康”理念
李克敏:建立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
体育局长的战术板(18)图表|天津的全民“大健康”从这些“小目标”开始

    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张博、胡彦竹)天津作为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地,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战略有利条件,在体育事业上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下阶段,天津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方面将如何开展工作?2017年,天津体育将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华网体育联合新华网天津频道,独家对话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

    “体育局长的战术板”是新华网体育策划的一档融媒体访谈栏目,通过对话各地体育局长的方式,传递中国体育改革的能量,展现中国体育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

    新华网体育:今年全运会增设乒乓球、羽毛球、龙舟、攀岩以及轮滑等5个群众体育比赛项目,大众体育走进了竞技体育的舞台。天津在大众体育方面发展情况如何?

    李克敏: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建立起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对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健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群众体育组织形式有四大类:一是依靠市级部门、区县部门、街镇政府、社村组织形成的4级体育管理体系,形成了各级体育、财政、规划、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农委、民委、残联、老龄委、市容园林委及旅游等部门协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工作格局;二是以青少年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妇女体育和军营相关人群为基础的行业组织体系;三是以开展不同运动项目为团队的体育项目组织体系;四是以地域为基础组织的跨行业、跨辖区、跨项目的新型体育组织。

    目前,已建立市级群众体育社团50多个、市级体育类民非单位50多个、青少年等体育俱乐部300多个;区县体育社团及各类体育组织100多个;自发成立的市民健身站、市民健身组织4000多个;建立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2个、职工体育健身示范基地300个、创建了83个天津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和23个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208个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这些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管理有序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促进了我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市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

    多年来,我们注重社会体育组织骨干队伍的建设,为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0多名,他们每天活跃在城乡的各个群众健身阵地,在组织市民健身和推广普及科学文明健身方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丰富我市人民群众的健身内容,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健身品位,我市有组织、有计划地适时推出多种科学、时尚、健身效果好、深受市民欢迎的健身方式和方法。近年来,组织群众体育专家研究创编和引进推广了市民广播体操、健身操舞、健身健美,健身气功及现代球类等系列科学文明、现代时尚的健身方法,受到市民的喜爱,在广大市民中得到广泛普及。

    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行业单位、体育社团组织等,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组织举办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各级各类体育健身竞赛和表演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天津市运动会、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五一职工长跑赛、“三八健康杯”妇女体育比赛、“健身大拜年”、海河龙舟节、市民健康跑、山野运动会、青年体育节、校园足球联赛及区县、行业运动会等大型传统性的群体示范赛事活动形成了不同时节健身热潮。连续举办五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及其系列展示体验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每年参加活动的市民多达400万人次。

    新华网体育: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工作特别是全民健身纳入到“大健康”的理念。在贯彻落实《纲要》方面天津市有什么具体思路和举措?

    李克敏:天津从四个方向落实“大健康”理念。一是弘扬健康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培育全民健身意识和健身生活习惯,倡导“大健康”理念。二是普及健身运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提高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完善街镇、社区健身设施。着力构建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三是促进体育与卫生医疗机构有机结合,创建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体育医院。进一步完善市、区和街镇科学健身指导中心、站点的建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一个方向就是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发挥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产品供给,壮大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等体育产业规模,助推大众体育健身消费,不断提高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

    新华网体育:2016年,国家各部委联合密集发布了多项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文件,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下阶段,天津对体育产业的规划和布局是怎样的?

    李克敏:对于体育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工作,天津不仅在宏观上提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指导思想,同时也总结了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不足和面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部署了今后的七大重点工作任务。

    首先我市确定了发展目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设10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打造10项高级别体育品牌赛事,培育100个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基本形成涵盖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等门类的体育产业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48%,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体系。

    由于第13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天津举办,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的历史性窗口期,深入贯彻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展“全运惠民工程”和健康天津建设,继续深化全市体育事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抢抓机遇,奋勇争先,推动体育产业在扩大投资消费和提质增效上取得更大进展,在增动力、添活力上取得更大突破,努力开创体育产业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确保体育系统高质量完成我市2020年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工作任务。

    在体育产业的发展方面,我们当前面临着诸多机遇。

    第一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五大战略叠加,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天津2017年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2019年将举办第十届全国残运会和第七届特奥会;2022年,京津冀地区还将迎来冬季奥运会。这些重大赛事在天津及周边地区接连举办,为天津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二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消费成为促进经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体育消费方式也逐渐从单一的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拓展。健身消费作为新兴消费热点,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蕴育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市场价值。按照国际水准,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体育产业会出现“井喷”态势。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水平,人均体育消费额却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未来前景将更大程度地释放。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将体育健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可以预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健身休闲和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必将汇聚起强大的经济动能,有力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天津建设。

    面对新机遇,天津体育行业各级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提高我市体育产业工作水平。面对目前的情况,以下几个方面是天津体育工作的重点。

    第一,我们要全力打造“全运惠民工程”,实施天津市体育设施建设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构建“2212”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格局。

    第二,着力培育“体育+”产业发展,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体育产业结构调整,挖掘产业融合的结合点,增强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第三,推动高端健身休闲业发展。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为重点,培育一批高端健身俱乐部。提升天津奥林匹克中心、团泊健康产业园和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三大场馆群服务功能,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培训、文体表演、会展旅游品牌活动。

    第四,加快发展竞赛表演业。下一步,我们要做精已有基础的天津国际马拉松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京津冀环团泊湖自行车赛等知名赛事,做响正在创新发展的海河国际龙舟赛、团泊湖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等国际国内赛事,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城市名片。

    第五,鼓励扶持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天津。利用天津高端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和突出的区位优势,采取走出去主动招商的方式,重点吸引高附加值的装备企业进驻天津,推动高端体育装备制造业在天津的集聚。

    第六,我们要大力鼓励体育中介服务的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自我发展向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吸引国内外的一流体育中介机构入驻天津,带动天津本土体育中介企业的成长。

    第七,体育部门要全面提升驾驭体育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地开放体育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健身休闲产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壮大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CopyRight ©2000-2017 sports.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体育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网体育频道
Copyright ©2017 sports.xinhuanet.com
0100301010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